
为进一步增强校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,提升教职工自救互救技能。8月27日,由县红十字会联合成都市青白江区红十字会、县教育和体育局主办的“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进学校”活动在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开展。来自全县各中小学、幼儿园的60名教师代表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救护培训,并顺利通过考核,成为持证救护员。


培训现场,红十字会专业讲师通过“理论讲解+实操演练+考核认证”的模式,系统讲授了心肺复苏(CPR)的完整流程、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的使用方法、创伤包扎止血技术、气道异物梗阻解除法等核心急救技能。讲师结合校园常见意外伤害案例,深入浅出地阐述了“黄金救援4分钟”的重要性,并指导学员们利用模拟人、绷带、三角巾等教具反复练习,确保每一步操作都准确、规范。

【同期】参训学员 仁真贡布:通过这次培训,我真正掌握了心肺复苏和AED的使用,万一在学校里遇到紧急情况,我有信心冲上去实施急救了。

【同期】县教育和体育局研训室主任 冯涛:“校园安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,让我们的老师掌握应急救护技能,就等于在校园里配置了大量移动的‘安全卫士’。这不仅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与负责,也极大地提升了学校整体的安全防控能力。我们将以此为契机,在校内开展二次培训,让更多老师了解急救知识。”

【同期】县红十字会秘书长 苟智芳: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,更是学生安全的守护者。本次培训只是一个开始,未来我们将与教育局深度合作,推动应急救护培训成为新教师入职的必修课,并逐步实现每所学校都有一定比例的持证救护员的目标,努力构建一个‘人人学急救,急救为人人’的平安校园环境。

据悉,所有通过理论和实操考核的教师将获得红十字会统一颁发的《红十字救护员证》。他们返回各自岗位后,不仅能在突发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,还将承担起在校内普及基本急救知识的任务,将安全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师生心中。此次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,标志着九龙县校园应急救护体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,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、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|